3月27日
中國武漢第一屆生態保護與利用高峰論壇
在武漢會議中心舉辦
匯聚跨行業生態保護力量
論壇由武漢市政府主辦
武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武漢生態環境投資發展集團承辦
? ? ? 程用文說,武漢兩江交匯、三鎮鼎立,素有“江城”和“百湖之市”的美譽,作為全國重要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各類要素資源加速集聚,具備高質量發展的豐厚沃土。經過疫情淬煉的武漢,發展韌性更強、發展信心更足。黨的十八大以來,武漢全力固牢生態保護框架,全力推動長江大保護,全力推進污染防治攻堅,全力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面向“十四五”,武漢將著力以“生態美”彰顯綠水青山顏值,以“生產美”推動綠色經濟增值,以“生活美”引領綠色時尚價值,加快建設世界濱水生態名城。我們將以舉辦本屆高峰論壇和成立產業聯盟為契機和紐帶,高水平、常態化、多領域開展學術交流、專業研討和產業合作,共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 ? 活動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謝禮立、張建云、秦順全、鈕新強、彭永臻、謝先啟,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員、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劉永定,勘察設計大師張辰、徐楊青、張敏、李曉江、李樹苑,華中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楊家寬等13位院士、專家受聘擔任武漢生態規劃設計產業高層次專家組專家。
? ? ? ?自然資源部生態修復司副司長王磊,湖北省自然資源廳廳長張猛,武漢市政府副市長劉子清,國家自然資源督察武漢局副局長石一連,武漢市長江新城管委會主任、江岸區委書記馬澤江,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劉潔,市政府秘書長張忠軍以及有關副秘書長、市直部門及各區政府(開發區、功能區管委會)主要負責人,聯盟成員單位代表,高校代表以及特邀項目參與企業代表等300余人參加論壇。
? ? ? ?王磊在致辭中說,作為長江中游中心城市,武漢自然稟賦得天獨厚,希望更多凝聚社會各界智慧力量,進行更多實踐探索,提供更多鮮活經驗,為全國生態保護工作打造更具特色的“武漢樣本”,為美麗中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 ? 此次論壇的一大亮點就是成立了“武漢生態保護與利用規劃設計產業聯盟”,這是武漢首個跨行業生態聯盟,致力于為武漢打造藍天碧水提供全過程服務,成員單位涉及規劃設計、施工建設、產業運營等單位。11家核心成員單位上臺簽署聯盟協議書。
? ? ? ?武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盛洪濤作論壇主旨報告。他從武漢生態保護工作與利用的“新認識”,武漢生態資源的“新解讀”,武漢市生態保護與利用工作的“新行動”三個方面提出了“探索生態保護新路,共建共享生態武漢”的思路。
? ? ? 武漢生態環境投資發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胡承啟作為聯盟發起單位代表發言。他表示,作為武漢市生態環境修復的主力軍,武漢生態投資集團深感責任重大,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和市委市、政府賦予的發展定位,在全力推進百里長江生態廊道,“三湖三河”流域治理,東湖、南湖、水環境提升工程,千子山循環經濟產業園等重點生態項目的同時,堅定扛起“生態先鋒、城建鐵軍”的大旗,不負人民期望,在武漢生態保護與利用中發揮國企優勢,踐行使命擔當。
? ? ? 在高端對話環節,武漢生態環境投資發展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副董事長呂善功就如何實現武漢市生態資源永續利用和可持續發展提出建議。他表示,一方面,武漢生態環境投資發展集團將努力承擔起武漢市生態環境治理重任,擔當全市生態環境治理主力軍;另一方面,要從加強頂層設計、科學謀劃、系統治理、精準施策、智能化管理等方面著手,整合資源,做好生態環境全域規劃,為武漢市高質量發展提供“生態支撐”。
武漢生態保護與利用規劃設計產業聯盟由武漢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間規劃研究中心、武漢生態環境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共同發起,吸引了全市生態保護相關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咨詢機構、投資公司、建造企業等50多家單位參與,集合了生態領域的上下游企業,其規模在全國少見。
聯盟的建立旨在促進武漢生態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搭建“整體規劃、綜合設計、統籌實施”的可持續發展平臺,并提供“規劃-設計-實施”三位一體的全過程服務。
據了解,聯盟將不同規劃設計機構優勢資源進行整合,充分發揮了不同學科、不同研究機構優勢,提高規劃的科學性、綜合性;通過工程設計實施平臺引進國內具有生態保護、生態修復、生態治理等項目運營經驗的大型投資主體,聚合各方優勢,提升生態項目的綜合效益。未來,該聯盟將在武漢生態文明建設從“數量向質量”“單一向復合”“資源向資產”的系統性轉變中持續發揮重要作用。